量子计算的崛起既是技术变革的巨大推动力,也对现有的网络安全框架构成潜在的颠覆。专家警告,我们正处于为量子计算做关键准备的时期,必须确保我们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抵御量子计算机的攻击,因为量子计算机预计将能破解目前的一些加密技术。

2024年8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发布了三项后量子密码学标准,标志着这一准备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些标准是在全球顶尖密码学家经过八年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旨在保护系统免受未来量子威胁的侵害。尽管如此,专家也指出,大规模部署抗量子加密技术仍然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尤其是在制造业和供应链等关键领域。将传统系统和下一代系统过渡到这些新标准迫在眉睫。由于手动更新所有端点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大规模部署将需要自动化解决方案。通过优先进行这一转型,各行业可以降低量子驱动的网络攻击带来的风险。

AI在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加剧了网络安全风险。专家预测,2025年,恶意行为者将利用AI来策划更复杂、更有针对性的攻击。这需要组织机构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将AI驱动的威胁检测和自动化响应能力融入其网络安全框架。AI的双重作用——既是防御者的工具,也是攻击者的武器——要求我们从传统的防御方法转向动态的、AI驱动的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实时识别和消除威胁。

除了量子计算和AI,5G网络和供应链等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性仍然至关重要。随着5G网络的部署,其漏洞也在成倍增加。因此,在这些基础设施中嵌入强大的安全措施对于减少攻击和增强弹性至关重要。供应链安全也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需要重新关注。专家预测,诸如“基于信任”的供应链等创新将会出现,允许组织机构全面审查每个组件。结合更强的供应商风险评估和事件响应计划,这些措施旨在加强整体系统完整性。

随着网络安全威胁日益复杂化,采取积极主动的防御姿态变得至关重要。专家给组织机构的建议是,认真对待网络安全,制定积极的、防御优先的策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和限制损害。无论是采用零信任架构还是过渡到后量子密码学,未来弹性的基础都在于战略准备。

随着量子计算、AI和网络技术的进步不断重塑数字格局,各组织机构必须迅速适应。网络安全的未来将取决于各行业和政府如何有效地预测威胁并实施强大、具有前瞻性的解决方案。